登錄 | 找作品

登科最新章節-坤極-無廣告閲讀

時間:2018-02-28 00:44 /權謀小説 / 編輯:天風
小説主人公是曲清言,曲清聞的小説叫做《登科》,是作者坤極創作的權謀、正劇、玄幻奇幻小説,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小説精彩段落試讀:西北、西南,地域廣闊。 但成百上千年來一直是戰事不斷的苦寒之地。 這種地方鮮少有皇帝會將皇子的封地落在這裏。 除非是那種極不受寵或是皇子太多實在無處安頓的。 朱...

登科

需用時間:約6天零1小時讀完

更新時間:05-09 19:18:24

小説狀態: 連載中

《登科》在線閲讀

《登科》精彩章節

西北、西南,地域廣闊。

但成百上千年來一直是戰事不斷的苦寒之地。

這種地方鮮少有皇帝會將皇子的封地落在這裏。

除非是那種極不受寵或是皇子太多實在無處安頓的。

朱瑾睿作為一個負戰功又算受寵的皇子,景帝原本是將豫州賜給他做封地,從他王的頭銜上也能看出。

只他出於私心主上奏要將封地改在了西北,朝中除吏部尚書張乾遠心頭慶幸外,旁的朝臣對他此舉就多了幾分忌憚。

這份忌憚不是沒有表示,景帝每月都會收到幾份奏疏,建議景帝將朱瑾睿的封地再重新遷回豫州。

朝臣甚至是太子心中的忌憚朱瑾睿不是不知,只他向來我行我素,對這西北的民風看不上眼就直接管景帝要辦法要人。

將人拐到西北,連安城都等不及先回去,中途就帶着人到了附近的縣鎮。

曲清言看着他那理所應當的做派,已是實在不知還能説些什麼。

“王爺,陝西境內各州府下置學幾處?又有學生多少?”

朱瑾睿手指在車廂上敲了敲,早已被換下的車伕聽話的將車住。

他撩開車簾對着車外淡淡的出聲:“府學名冊。”

張公公在車外應了聲,沒一會就聽着步聲傳來,車門打開張公公帶笑的臉已是湊了上來:“殿下,冊子。”

朱瑾睿視線往曲清言上掃去,曲清言認命的起去接了過來。

這冊子遞來是和用意她問都不需多問,直接翻看起來。

這州縣置學都會有相關官員製造名冊,學校置在何處、有講師幾人、收入學中生員多少、每年每月開銷費用,冊子上俱是會寫明,很是詳盡。

只這種數據摻雜在一堆無用的記錄裏,想要速抓取就不算容易。

而曲清言還有些不適應這種標記方式,促促翻了幾頁眼花的再看不下去。

“知了?”

“不知,”她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,將那冊子往慎歉一扔:“雖然記錄詳實,但微臣想要知的幾個答案需要逐行查找,太過費。”

也太過費時。

“你想讓孤找給你?”

朱瑾睿眉反問,冷面上神似是並不算好。

“王爺何出此言,這冊子待微臣到了安亦或是旁的當差之處,總歸要逐本的翻找過去。”

她不過是現在不想看罷了。

馬車搖晃着,出了驛站不過一個時辰的時間,速度就已是開始放緩。

張公公湊到車旁只揚聲説着:“殿下,再有半個時辰就要入安和縣。”

安和縣與山西相距不遠,因不算臨近邊城縣內百業也算興旺,私塾、書院並不算少,而安和縣縣衙下開設的縣學內,生員更是不少。

太祖開國,幾次修改置學目的,最終廢棄了沿襲千百年的書院制,在各省各州開始推行官學制。

童生時大半還會在私塾或是書院中就讀,但一旦中了秀才,有了功名在就可以縣學,在縣學中成績出眾還可以入府學州學,成績再到出類拔萃的地步,就可以入國子監。

大明有一南一北兩座國子監,不論能得哪一所都算得上是無上的榮光。

在國子監中可以攢學分拿畢業證,也可以直接參加鄉試會試,如曲清聞、曲清言一般入仕,靈活的很。

所以這樣一條學入仕之路就直接替代了各地的書院。

朝中享有盛譽的幾所書院因着這般國策制度,幾經消沉乃至差點消亡。

設在各縣中的縣學算是最基礎的學機構。

馬車在安和縣縣衙旁,朱瑾睿絲毫沒有錦夜行、低調華麗的想法,排場雖然敲敲打打打的回了安,到了此處他依舊是讓張公公持他的手諭,直接找上了安和縣的知縣。

安和縣知縣毛海峯是同士出,沒能考入翰林院就在吏部補了差事,打雜打了四五年這才尋到了機會,塞了全部的家補到了這安和縣知縣的缺。

還未到晌午,毛海峯趕巧了正在縣學中探查情況。

朱瑾睿請旨去討要翰林來西北開化的消息從沒遮掩過,似是安和縣這般臨近山西幾省的府縣對朱瑾睿此舉都喜聞樂見。

不論到時來到這西北的翰林是何人,只要他們不是來應景,是切實想要做些什麼,那他們這些知縣跟在一旁總能享有一二的好處。

三年一次的考評,只要能加上開化置學這一條,到時想要再謀個適的職務應也就不算難事。

毛海峯從京中過來,眼界自然也就高出兩分,這些天對縣學一直格外關心,只讓他沒想到的是朱瑾睿剛一回到陝西,連王府都不回就直接跑到這裏。

“微臣見過王爺。”

毛海峯可以説是收到消息就一路小跑着出來接,朱瑾睿隨意的負手站在一處,上的氣沒有遮掩,讓毛海峯連看都不敢看,視線一轉就落到了曲清言的上。

因一直在趕路,曲清言路上穿的都是寬大的袍子,自她過了鄉試,在曲府中的地位就已是拔了一截,待她中了狀元,府中的管事只恨不能每天站在她慎歉討好,物方面自然是撿着好料子好樣式,做好就園。

只之在馬車上坐了一個時辰,八成新的袍子上帶着一點摺痕,看起來稍稍有些不夠得罷了。

毛海峯在她上好的料上尋不到什麼線索,就直接將目光落到了她的臉上。

結果,還不如不看這位已過了四旬的中年知縣直接愣在了原地。

這是豫王邊的小倌兒?

不對,館子裏出來的小倌兒雖説得不錯,可氣度到底還是差了不少。

毛海峯心中哄哄的各種猜測,眼神不受控制的一眼一眼的往曲清言上落,只看得她眉頭已是忍不住皺起。

朱瑾睿上一步直接將曲清言擋在慎厚,臉一沉目光冷厲的出聲説:“去縣學。”

毛海峯被朱瑾睿的目光直接掃出了一背的檄撼,他忙收回心思和目光再不敢有半點逾越,子微微躬起引着朱瑾睿向縣學行去。

各地的縣學同朝的書院都很像,入院是孔聖人石像,過三門就是正中的學堂,學生集中聽講師上課的位置。

毛海峯不清朱瑾睿此行的來意,就帶着二人在縣學中撿着光鮮的幾處走了走。

院的廳堂中,正午的陽光從窗外灑入,地金黃。

毛海峯將朱瑾睿讓到上座,還未來得及繼續拍馬皮秋表現,就見着那小臉一般的男子很是不客氣的在朱瑾睿的下手處坐下。

他微微側目,是現在京中的小倌兒都見過大世面把他這知縣不看在眼裏,還是在豫王那裏太受寵讓他有些不知天高地厚?

毛海峯明知這般想並不適宜,可曲清言那張臉實在生的太容易人想入非非,他不這般想似是都很難。

曲清言不用去問,只從那遲疑和視的目光中就能是猜出這位毛大人心中都在想些什麼。

她微微有些氣惱,可這容貌生就如此,她總不能用刀在臉上劃上幾下。

而且,她若是當真這般想不通做出自毀容貌之事,她今怕是也沒了任何途,臉上有疤,是五官不端正,又如何能到奉天殿去面聖。

會驚了聖駕的

“毛大人,敢問縣學中現有生員多少?”

懶得同毛海峯去氣惱這種無用之事,朱瑾睿會將她帶到這縣學之中,一個是想地方縣學的情況,再來怕是也想她這個狀元的底子。

若是她的表現同她的盛名不符,這人怕是會冷着臉直接尋個由頭將她回京城。

她這問題可是事涉公務,毛海峯有些猶豫,只抬眼就見朱瑾睿閉着眼,一副任由曲清言探究的模樣,也乖乖的出聲回:“縣學中現有生員三百一十二人。”

安和縣按照規模已算是大縣,縣城下還有鎮和村子,至少十萬人的大縣,縣學中居然只有三百多人?

“上一次歲考是何時?”

“兩年。”

“歲考時安和縣參加歲考的秀才有多少?”

“這”毛海峯額頭也已是忍不住鑽出檄撼,上一次歲考有多少人蔘加他當真不知到阿

“毛大人公務繁忙,許是顧不得這等小事,可否傳喚縣中典簿到此間回話?”

“您稍等。”

到了此時毛海峯還有什麼不明的,這容貌俊美的男子上怕是也帶了官職。

能代替朱瑾睿出聲詢問縣學內的狀況,又這般趕路的打扮,怕就是朱瑾睿自京城中帶來的翰林了

這京中的翰林現在都是這般清雋絕世的容貌?

腦中的胡思想斷都斷不掉,命人去傳了典簿,他守在門外也不敢再近乎。

萬一再被問些他答不出的問題,可該如何是好!

曲清言總覺剛剛那三百多人的數字有些奇怪,安和縣雖在西北,但位置上臨近山西遠離邊城,百姓生活已經很穩定。

有着穩定的子可過,飽暖還要思那啥呢,這裏人怎麼會不想讀書當官?

典簿來的很,有毛海峯的刻意代,典簿直接帶了手冊過來。

“小的見過王爺,見過這位大人。”

這典簿鬍鬚都已是開始花,年紀似是已有六旬,铲铲巍巍的站在廳堂中間,倒不似毛海峯剛剛那般浮。

朱瑾睿照舊是了一聲就將人丟給曲清言,曲清言心中有疑問將剛剛的問題又問上了一遍。

“回大人,上一次歲考時安和縣共有七百五十二人蔘加歲考,其中一等三名,二等四十五名,三等”

典簿昏花着老眼,對着冊子一句句的念着,曲清言心頭已覺不對,又將之在馬車上的問題問了出來。

“縣學中有講師幾人,雜役幾人?“

老典簿翻着手冊找了好半天這才慢悠悠的又念着:“縣學中現有講師十一人,各類雜役七十六人。”

“那縣學中每年開支如何?”

“這”老典簿不知該如何回答,只助的看向站在一旁的毛海峯。

這一瞬的頓間,朱瑾睿眯起的雙眼突然睜開,他一個冷眼掃來,毛海峯就覺全一個寒,忙驚慌着回覆:“回王爺,縣學中每年固定支出在四到五千兩銀錢。”

四到五千兩!

居然這麼多!

曲清言垂下頭掩去面上的詫異之,她不知是他們二人運氣好,剛好遇到了一個‘有問題’的縣學,還是這西北這陝西都是這般模樣。

似是知她心頭的疑問,朱瑾睿突然出聲問:“臨縣縣學每年開支多少?”

“回,回王爺,下官不知。”

是不知還是不敢回答這就無人得知,只豫王府中躺着各地的賬冊,他若是想知回到府中命人去查也可以。

安和縣這一遭本就是臨時起意,現在遇到突發狀況朱瑾睿也懶得再在外多呆,拖着人上了馬車,就一路疾行向着安奔去。

“哪裏不對?”

“微臣當初未曾回到開封時,曾在山東一縣中學,平縣規模同安和縣相仿,但縣學中有學之人接近五百,每月初一十五講師開課,學堂中幾乎無立足之處。”

就算這是西北,差出近二百人,這個比例也已是有些誇張。

“家在世時,常書育人是國之本,每一年縣衙要給縣學出三千到四千兩的經費。”

平縣在山東算不得大縣,也算不得是土地肥沃之地,每年縣中的賦税收入也不過近萬兩,近萬兩中就要出三分之一到縣學,曲伯中每每提及此事都格外嘆。

嘆的無非是想真正做點實事,可手中無錢。

想要剝民脂民膏,他又因着自小被田氏捧殺着大大手大已經習慣,實在下不去手。

所以那時曲清言聽得最多的就是縣學到底需要多少銀錢。

支出同人數不對等,這自然是不論如何看都有問題。

朱瑾睿的手指又開始在膝頭彈,曲清言知這是他的思考方式,也閉眼開始想着對策。

這西北,她到的第一天就算是給了她一個‘下馬威’。

還當真是不夠友好!

若這只是個別縣的問題倒還好,若整個西北都是如此,朱瑾睿想要的開化怕是會千難萬難。

(169 / 329)
登科

登科

作者:坤極
類型:權謀小説
完結:
時間:2018-02-28 00:44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艾奇閲讀網 | 當前時間:

Copyright © 2025 艾奇閲讀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體版]

聯繫站長:mail